酱骨头应该算是一道东北的特色美食,东北酱骨头的特点是色泽红润、酱香浓郁、回味悠长。酱骨头我本人特别爱吃,也喜欢在家给家人做;也有幸遇到一位酱骨头店的大师傅,向其请教了做酱骨头的特色配方及制作方法,下面就分几步分享给大家:
一、卤料包的配置。东北酱骨头主要的味道是酱香浓郁,虽然酱香是主导,但是也离不开其它香料的作用。草果3克(去籽)、良姜3克、当归3个、小茴香4克、党参3克、花椒10克、砂仁4克、桂皮5克、肉豆蔻8克、草寇8克、白芷3克、陈皮3克、香叶4克、山奈4克。
将全部卤料,用清水浸泡5-10分钟,捞出后装入卤料包中(也可以用纱布代替);卤料用清水浸泡会有益于卤料的味道释放。
注:草果为什么要去籽?草果在卤制时是需要去籽的,一个因素是草果籽带有一种特异的臭气,草果不去籽,卤出来的食物就会发苦,影响整体的香味。另一个因素是草果籽会使卤汁颜色变重,影响卤肉的色泽。因此草果在使用前一定要记得去籽。
二、老汤的制作。要想卤味好,老汤离不了。要想做出色泽红润、酱香浓郁、回味悠长的东北酱骨头,同样也是需要老汤的加入。水10斤、鸡架2个、色拉油50克、盐50克、味精20克、老抽50ml、生抽50ml、料酒35克、耗油80克、黄豆酱80克、葱克、姜克。
锅内倒水、放入鸡架烧开,撇去浮沫、转小火熬2个小时;放入姜片熬20分钟;放入其它材料、继续小火熬1个小时,关火,过滤出鸡架、葱、姜。
三、糖色的炒制。炒制糖色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,一是调色、二是调味。色拉油50ml、白糖克。锅内加色拉油,下入白糖,转小火不停地搅拌翻炒、待锅内起大泡后转为小泡时,加入老汤搅拌均匀。
四、最后卤制。锅内倒入清水、放入猪骨头烧开,捞出猪骨洗净。将焯烫过、洗净的猪骨放入卤料汤中,烧开;此时汤面上还会有一些浮沫,用汤勺撇净。盖上锅盖,中小火,炖煮约1.5小时即可。
一般爱吃肉的宝宝们,也是比较喜欢这道菜的,每次回家吃都有满满的爱意之情,所以从家长那里偷学来的技术,然后给你们示范一下,你们可以休息一下。
酱骨头算是东北的一道传统名菜。根据主料的不同有酱脊骨,酱排骨,和酱棒骨。这几种原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经得起长时间的炖煮而肉质不会发柴、发死。其中又因为猪脊骨经炖煮后口感最为软糯,啃起来也更有乐趣而最受欢迎。